什么是地质灾害?
2023年02月08日 11:25
地质灾害是指因地壳运动或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引起的地表形变、地形改变和地面塌陷,以及地下水等自然现象引发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可分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
其中地面塌陷主要是由地面或地下管道变形引起;泥石流是由河流洪水冲刷,坡面崩塌堆积物所形成的;山体崩塌主要是由岩体中天然存在的岩体滑坡(岩土崩塌)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而成。
一、滑坡
滑坡是指在斜坡上游推力作用下,岩土体沿斜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灾害,它是滑坡的三种主要类型之一。
二、崩塌
崩塌是指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从坡脚或山坡滚落到斜坡外的自然地质现象。
崩塌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崩塌在山区,又称“岩崩”,为土石混合体突然崩落所致。
崩塌发生前,常有先兆现象发生,如出现山体裂缝、滑坡或出现岩石裂缝、岩爆(碎屑流)等。
崩塌主要发生部位为山麓、谷地以及坡脚附近。
三、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由强降雨、冰雪融化而形成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
特征:具有连续性强、速度快的特点,具有特殊的流变性质。
危害:
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面积农作物损失和人员伤亡,给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四、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如修路、打井等),导致地基土体发生位移及变形的地质现象。
按其形态可分为:固体塌陷、液体塌陷和气体塌陷。
固体塌陷是指由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面破坏现象。
如:采煤、采矿造成的煤柱、矿柱破坏,采石等导致山体局部松动,在重力作用下造成一定深度下的土体塌落,从而形成地面坍塌;
采油、修井导致的地面沉降;
矿井水大量排出,致使地表水下渗,形成地面积水塌陷。
五、地裂缝
人类活动是造成地裂缝的主要因素。由于各种工程施工和地质作用,地表裂缝会加深扩展,在地面形成一条“直线”,形成多个宽达数米、深数十米甚至数百米的地裂缝。
产生地裂缝的主要原因:一是由地质构造运动引起,如地震、滑坡或断裂活动;二是地壳水平运动引起岩层错动或断裂,并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活动而形成。
常见地裂缝有:岩层移动、地面塌陷、崩塌和地裂等;还有在地表附近施工爆破和进行工程建设时产生的震动等。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