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河流水位的因素有哪些?
2023年02月15日 14:24
河流水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河道长度、河流的含沙量和河流的流向等。
河流含沙量高,水面下降慢,则水位高;反之,则低。
对于一般情况下,水位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升高,随蒸发的进行而降低;在汛期由于降雨或径流引起河流水位上升;而在枯水期由于上游来水减少或河道淤积及支流倒灌等原因水位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一般情况下,如果水位不是随着流量和蒸发而升高而是随流速增加而降低时,则称这种情况为“滞流”。
一、流量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河道或流域的水量。
流量是影响水位高低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流量是研究水位高低重要参数。
流量大小可以用来确定河床的深浅,但并不一定都是以流量作为标准。
由于河床越深,其流速越大,对水流作用也就越小,因而使水位降低速度加快;而当河床越浅时,河床与河底之比增加了水的有效面积,水流对流作用也就越大,因而使水位上升加快了速度;由于流速增加而引起水的能量增加。
因此通常用河流断面上每秒流过的水量来表示河道(或流域)的流速。
二、含沙量
根据《全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标准设计手册》中规定,河流含沙量为每立方米每秒,单位为克/立方米。
一般情况下,河床冲淤变化主要受来沙的冲淤影响。含沙量较高时,河床淤积、冲淤平衡发生改变;含沙量较低时河床淤积、冲淤变化相对很小。
三、河流的流向
一般来讲,河流的流向是从上游到下游按顺时针方向逐渐变细;由下游到上游也是逐步变细。
在山区,流向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变细;在平原上,流向与海拔高度无关。
同一河流向下游流动时,河水流向一般都是自上游向下游流动。
一般情况下,当河水从上源流至下游时,水位也逐渐降低;而当从下源向下游流时,水位逐渐升高。
四、径流季节和年内分配
河流水文年内分配的特点是年周期内,各季的水量不同,因此,汛期有多长时间,汛期内的各月里的水位有差异。
在年周期内,径流全年分配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个是丰水期(即汛期),这段时间内河流有较多的流量,所以水位高;
另一个是枯水期(旱季),这段时间较少雨水而无太多流量,河道内的水位自然就降低了。
五、河流长度
河流长度越长,单位时间内的流量越大,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量越多,水面下降速度快,水位也就越低。
但是,长度也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由于河流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横向和纵向的变化(例如,在一定河段宽度和流量时,上游来水增加可引起水位上升;在一定河段宽度不变时,下游水位降低)就会影响到河道断面形状和水沙运动规律。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